2012/6/21

為巴比祈禱-Prayers for Bobby


「因為愛,所以我要改變這個世界」

「接受自己的兒子,竟成為她人生最艱難的挑戰」

在眾人眼中幸福美滿的家庭,巴比是最受寵愛的兒子,他擁有著全家人的愛與期待,但這一切在他向家人坦承自己是同性戀後就改變了。巴比的母親瑪麗葛瑞斯是虔誠的教徒,她認為­巴比只是生病,同性戀是可以被治好的;她也深信同性戀是絕不被容許的。於是透過各種管道,想盡辦法要治好巴比的「病」。身陷在教會、家庭及同儕壓力下的巴比,最後選擇了用­死亡作為對母親的抗議,結束生命作為最後的妥協。

而當巴比死後,他的母親才終於了解巴比當初想傳達給她的心情,懊悔與淚水也喚不回逝去的生命。瑪麗開始接觸與她類似的個案家庭,並接受各方的建言與不同的觀念,為了巴比,­她決定帶著全家投入同志運動,希望藉由巴比的犧牲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家庭。

瑪麗的挺身而出,為許多家庭與同志青少年發聲,她希望巴比的死亡不是悲劇,而是每個家庭幸福的延續。瑪麗葛瑞斯為同志人權所作的努力,讓她成為當代最有名的人權鬥士之一。


繼續觀賞完整影片...


2012/6/20

如何知道你真的戀愛了


往外看的人是在作夢;往內看的人則會醒悟。──榮格 

《積極思考的力量》作者諾曼文生皮爾博士上飛機時坐在一位年輕女子的旁邊,對方開口和他閒聊起來。當她發現皮爾博士是一位經歷豐富又充滿智慧的人時,她將自己的兩難求教於他。


「我同時和兩個男人交往,這兩個人都向我求婚了,」她解釋,「但我不確定要接受和拒絕哪一個人的求婚。你能在這方面給我一點意見嗎?」


「這很簡單。」皮爾博士的回答出人意外。


 「那麼請你告訴我!」女子急切地說道。


 「我認為你兩個都不該嫁。」皮爾博士說得斬釘截鐵。


  「為什麼?」她問,十分詫異。


  「如果你問我你要嫁給誰,那就表示你誰都不愛。」他回答。

愛情慢慢來


很多愛情都是慢慢來的,想急也急不得。根據研究顯示,戀愛與交往的愈長,婚姻成功的機會也愈大。

世上有所謂的「一見鍾情」嗎?也許有,但不常發生。因為喜歡,所以有愛;因為喜歡,所以想要在一起。這是人之常情,不過光是喜歡是不夠的,必須把喜歡化為愛的關懷,用時間來證明一切。

作家馬克林說得很好:「我不是不相信有『一見鍾情』,但我相信應多看一眼。」很多愛情都是慢慢來的,想急也急不得。根據研究顯示,戀愛與交往的時間愈長,婚姻成功的機會也愈大。

學會愛自己


有人說:想知道一個人愛不愛妳,就看他和妳在一起有沒有活力,開不開心,有就是愛,沒有就是不愛。這算是測試愛的一種方式,但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,畢竟愛不愛不是嘴巴說說,很多時候表面上愛得死去活來,一旦大難臨頭卻各自紛飛,令人不勝欷噓。有一天,瑞典女王克莉絲汀問哲學家笛卡兒說:「愛是什麼?」笛卡兒回答:「就是針對某個好人,有結合的慾望。」


相信每個人都有這種慾望,問題是如何分辨好人及不好的人?關於這點,如果不加以判斷及確認清楚,很容易被表面所迷惑,甚至導致不良的婚姻。一旦掉入愛慾的泥沼中,什麼樣的人才是好人呢?答案因人而異,因為情人眼裡出西施。不過,關於男女之間的愛,必須大膽假設,小心求證,這是絕對馬虎不得的。

2012/6/19

賽斯資料-信念的流行病


雖然在這本書裏我會指出一些私人與集體經驗的不幸區域,但同時我也會提供有效解決的一些建議。「你注意什麼,你就得到什麼。」你的「心像」帶來它們自已的完成。這些是古老的格言,但你必須去瞭解,你們的大眾傳播系統如何擴大了『正面與負面』的問題。


也許有一陣子我會強調,作為個人以及作為一個文明的你們如何瓦解了自己的安全感受;然而我也會教你們如何加強對生物健全性和心靈理解的必要感受,以增益你們心靈和肉體的存在。


2012/6/18

低成本做女人



一日,與德國回來的朋友索華在外灘茶座小聚,
很自然聊起有關女人的話題,她很感慨地對我說:
『在臺灣,做女人成本太高。』

國內有些媒體總在報導怎麼樣才更有魅力?
要三圍,要穿漂亮的衣裳,
要做皮膚護理,講究化妝技巧;

要怎麼樣修煉自己怎麼樣拴住男人的心,
抓心還要抓胃 …… 這樣做女人豈不是成本太高呢?
最後修煉得面目全非,與真實的自己背道而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