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以前女孩們嚮往的愛情,大多受到瓊瑤小說的影響,覺得要轟轟烈烈、義無反顧,才能證明愛情的份量。這個「生死相許」的劇本也影響了小時候的我,總覺得未來交男友也要符合小說中的條件。
但是在國外聽了不同的故事,才慢慢知道愛情有許多不同的方式。記得一位美國朋友說,他們認為婚姻出了問題,離婚就好了,就像做錯了一個決定,修正它即可。而知名兩性大師,前後就有三段婚姻,在美國朋友的眼裡,一點都不訝異。
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,受到家庭社會的影響,會慢慢形塑出自己認同的愛情劇本。有時我們會覺得戀人對愛情婚姻的期待和我們不同,就是因為我們的劇本不同,在愛情大戲中的角色搭不在一起。而那些能長久的愛情故事,兩人也往往是有著同樣的劇本,往同樣的方向前進。
Robert Sternberg博士將愛情故事分為許多種類,我們就來看看其中主要的十二類:
劇本1:為愛犧牲一切
相信愛就是犧牲,唯有犧牲自己為對方付出,才能帶給伴侶快樂。這齣戲的重點在於,委屈自己以滿足對方。如果伴侶雙方都認同犧牲是愛情的主軸,這樣的故事有可能可以長久。但是當一方覺得自己的犧牲得不到適當的回報時,兩人的關係就會受到挑戰。因為一段關係中付出與接受的平衡,是人與人相處的基礎。
劇本2:警察故事
這個劇本中有兩個角色,警察和嫌疑犯。認同警察角色的一方認為另一半是不值得信任的,需要時時刻刻盯梢,否則就會出軌。也不允許伴侶和異性一同工作,若是不得不這麼做,也會預設伴侶一定會發生對自己不忠的事,而加倍查勤。認同於嫌疑犯角色的人多半是安全感極度不足,將另一半的查勤和監視視為愛的表現。這個角色的人期待另一半的緊迫盯人,認為這視為持兩人關係的重點。他也會將另一半找不到自己而發怒當作是自己的責任。嫌疑犯角色很容易在這樣的關係中逐漸失去自由、尊嚴,最後可能失去對自己的信心與生活的能力。
劇本3:情色故事
劇本3:情色故事
在這個劇本中也有兩種角色。主動者會認為自己情慾的滿足是兩人關係的第一要務,而將另一半視為性玩具。這個角色喜歡尋求性感官上的刺激,但也容易對新嘗試感到乏味。因此他會嘗試不同的刺激方式,包括具傷害性的模式,或是同時擁有不同伴侶。至於被動者,則將自己視為性玩具,以滿足另一半的需求為要務。這個角色通常也很缺乏安全感,相信自己必須配合對方才能被愛。
劇本4:旅行者的故事
以旅行者觀點來看待愛情時,會將一段感情的開始是做一段新的旅程。旅程有高有低,愛情也會遇見高潮低潮。當兩位旅行者有著同樣的方向,他們會院意義克服旅程中起伏。相反的,當旅行者發現兩人的目標不同時,他們會快速理性地分開。故此,旅行者的愛情故事若不是很快結束,就是可以維持一段不短的時間。但是對旅行者而言,即便維持長久的關係,也可能因為其中一人,或是雙方的目標改變而分開。
劇本5:恐怖故事
驚悚故事中有兩個相對的角色:恐怖份子與受害者。恐怖份子相信在兩人關係中,讓對方害怕自己是必須的,如此關係才能延續。他會時時讓另一半知道如果不服從他的要求,後果不堪設想。有時候,他甚至會因為另一半表現出的恐懼而感到興奮。受害者則容易和自己害怕的人在一起。面對令人恐懼的伴侶,他往往會覺得興奮與真實。恐怖故事是由恐懼為主軸而形成的關係,很容易失去控制,而導致雙方心理和生理損害。
劇本6:生意伙伴關係
在這個劇本中,伴侶雙方都將這段關係視為合夥關係。他們在意付出與收或是否相符,同時每個人的任務與責任會有明確的分工。他們相信清楚劃分的方式最能讓關係長久,包括財物分配、家事、字女父母照顧等等。
在這樣的家庭中較不會出現財務危機,因為總是有人會注意金錢的分配。伴侶雙方的角色也較有明確的地位,譬如遵守男主外、女主內的分工。然而,若伴侶中只有一人採用生意伙伴的劇本,另一人可能很快就會覺得乏味。另一個可能的課題是當兩人無法成熟地分配角色工作的話,很容易會演變成權力競爭。
劇本7:拯救故事
這個故事裡一定有一個人扮演拯救者,而另一人就是需要被拯救。拯救者常常會發現自己和有著重大問題的人成為伴侶,例如酒癮、藥癮、賭博,或是有著悲慘的童年等等。他們享受被伴侶需要的感覺,在伴侶面對困難的起伏過程中,感受到自己存在感與價值。
至於被拯救者則相信自己需要另一人的協助,才能從過去的不幸中恢復過來。和另一半的關係就彷彿遇見生命的救星,是讓他繼續下去的動力。如果這位被拯救者真心改變,且拯救者提供的協助也適切,這個拯救的故事可以有一個完美的結局。不過在絕大部分的拯救故事中,被拯救者會一直有各式各樣需要被救的狀況,由拯救者會一直在付出,卻等不到他所期待的結局。
劇本8:戰爭故事
伴侶兩人認為爭執比妥協有趣多了,也多半認為把不和的意見全盤說出,有辯論的機會,比什麼都不說好。有時候,爭執吵架也是他們最熟悉和最習慣的溝通方式。
在這個劇本中的兩人如果都能在平等的位置上表達自己的意見,兩人也可建立不錯的關係。但是若有一方居於弱勢,無法適切地表達自己的意見,關係就容易失衡。這時戰爭故事就會變成等待復仇的故事了。
劇本9:園丁故事
在這劇本中的伴侶相信愛情經由細心呵護才能順利成長,就像園丁照顧花草需要長時間的投入付出,並隨著季節變化給予不同的照顧一樣,兩人的關係也需要雙方細心投入與培育。
一般而言,以這個劇本為主的愛情故事容易長久,因為雙方有共識及承諾,要來好好灌溉愛情花園。但這樣的關係也需要雙方的成熟度,否則可能或覺得過於無聊,或是對此關係投入了太多窒息性的注意力。
劇本10:童話故事
以這個劇本為愛情藍圖的人相信世上有一位真命天子/天女。在尋得這位命中註定的伴侶後,就可以從此過得幸福快樂的日子。不過童話故事描述的都是婚前的過程,進入婚姻後的柴米油鹽醬醋茶,就不總是那麼完美了。
想想看,要付帳單,決定探望雙方父母的時間,或是協調孩子放學誰要去接,都容易在雙方關係中引起張力。只有在伴侶雙方願意以實際生活狀況為基礎,而不是只要求完美童話時,兩人才容易有成功的婚姻。
劇本11:幽默故事
伴侶中的一方是個喜劇演員,喜歡用些幽默的方式避免兩人之間的衝突。當和他人快要有爭執,或是關係珠的張裡越來越大,他就會想說個笑話、取笑一下某人,來逃避壓力。當他與伴侶有不同意見時,他也傾向用搞笑的方式來處理。
相對地,在這樣的關係中就會有一位觀眾,喜歡伴侶逗笑自己,也同意當兩人有衝突時,另一半的幽默可以緩和緊張的氣氛。這樣的伴侶都相信關係不需要搞得太嚴肅,輕鬆一點看待比較好。而這也使兩人的相處很有趣、充滿創意。但是也可能因為每每都用幽默來逃避嚴重的問題,而在兩人之間種下更大衝突的種子。
劇本12:蒐集者故事
選擇這個劇本的人相信自己可以同時交往多個對象,而這些對象可以滿足自己不同的需求。絕大多數的蒐集者是以外貌為蒐集標準,亦會嘗試看看同時可與多少人交往。另一種蒐集者一次只與一人交往,但是相處時間短,並以有多段情史為傲。
愛情劇本的選擇往往是在潛意識中進行,受到父母婚姻的影響甚遽。如果父母之間衝突不斷,我們會有一個念頭:千萬別像他們一樣。這個信念會把我們推向另一個極端,選擇和父母完全相反的愛情劇本。或者,我們同情父母中的弱者,而去扮演拯救者。那麼我們自己的愛情也會受到這個角色的影響,讓自己不知不覺就進入了拯救故事中。若是父母婚姻順利,我們也容易效法相同的故事劇本,去選擇類似的伴侶。
無論選擇哪一個劇本,其實都是隱含著一個信念:這麼做就會被愛。無論選擇哪一個劇本都不應該被評價,但是我們需要清楚自己的渴望能否在這個劇本中被滿足。在濃情蜜意的蜜月期,也許每個故事都看起來差不多,都讓人覺得甜蜜與興奮。而在蜜月期過後,伴侶兩人的愛情故事就會再度依照潛意識選擇的方向進行。所以花些時間弄清楚自己依循的故事,你或可以為自己的愛情寫出更適合自己的劇本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